共識之輪
第三脈輪|找回自我的力量
共識之輪
設立界線擁有自在關係|5天課程
要做真實的自己,是要誠實的對待自己,去看你參與所有事情背後的動機是什麼?還有要懂得有勇氣跟人劃清界線。
亞洲人著重團體意識帶給我們正面和負面的影響,正面的例如疫情來的時候,大家都願意配合政府給我們的指示,不抗拒戴口罩。負面的影響例如跟家人過度融入在一起,界線模糊⋯父母未達成的夢想成為你的使命,家人的期待成為你的責任,為了得到認同很容易就把自己的感覺、想法犧牲掉,造成你一直當個聽話的「乖孩子」,或刻意遠離父母,抗拒與他們相處。其實兩個都不是真正的你。當你為了符合父母、社會給你的期待和標準,沒有與他們劃出健康的界線,你讓他們的感覺成為你的感覺,而你把你自己的感覺切掉,你早就失去了自己。為了把自己找回來,我們要學習釐清人與人之間的界線。
從絕對的層面看我們大家都是連接的,沒有界線這回事。
但從相對的層面看,人與人之間是需要有界限才能夠擁有健康的關係。

共識之輪同時是一個精明的學習系統,能幫助兩性建立更健康的親密關係,避免性騷擾及沒有達成共識的性行為。它讓我們看清楚自己要什麼、不要什麼和學習跟伴侶劃出健康的界線。這個系統會教人們如何成為一個懂得溝通自己的需求、得到對方的共識才獲得自己渴望的人。共識之輪也會讓人們練習尊重自己的界線,才能大方的給予或大膽地說「不行」。
這個系統會幫助人們在達到共識的狀態下,得到滿足。透過練習隨時隨刻都能保護自己,敢跟對方劃清界線,所以活得很有安全感。願每個人能夠活得越來越真實,創造更有誠信的人際關係。
安妮老師上一年「共識之輪」的引導師培訓班,一方面讓老師自身釐清和不斷地練習劃界線,並且成為有資格教共識之輪的老師。在月亮屋共識之輪工作坊裡,課程會用這個系統加上身體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,讓學員具體的用身體不斷練習劃界線,把過去否定自己感覺的習性,改成能夠勇敢說「我要」、「我不要」的新習慣。
課程會針對以下的問題:
- 我不敢提出要求,我怕被拒絕。
- 在「給予」底下其實是為了要「拿取」。
- 我其實是為了自己幫你做這件事,但是我把它包裝成是為你服務,我底下的意圖不乾淨。
- 我不敢允許,因為我沒有界線。
- 我害怕答應他,因為我不敢說「停」。
- 我說不出口我要的,所以帶著期待一直「給」你,後來失望又疲憊。
- 我沒有替我所需要的負責,因此成為了能量吸血鬼、小偷、懶惰的依賴者、有公主病、或一直卡在「給予」。
- 我沒有替自己的界線負責,所以我成為了被侵犯的受害者,或被利用的奴隸。
- 我沒體驗過滿足的性生活,因為我習慣「允許」和「服務」,不懂得溝通自己的需求。
- 我的伴侶跟我在一起不開心,因為我習慣一直「拿取」或 「接受」被服務。
歡迎單身與有伴侶的人、與父母有距離的人、觸碰身體的工作者,來透過學習「共識之輪」提高自我覺知,做真實的自己。
課程內容
- 如何喚醒身體的敏感度,讓你知道你身心的需求是什麼?
- 你願意給予的程度是到那裡?練習說「不行、不要」來拒絕別人。
- 透過學習共識之輪提高覺知,看清楚每件事是為誰而做?跟人互動時底下的真實是誰在給?誰在拿?
- 釐清每個人的動機才能避免掉入到人類的黑暗面:成為一個能量吸血鬼、米蟲、受害者、自我犧牲的聖者,這些都是我們無意識的生存模式,會造成傷害自己和別人的行為。
- 尊重和說出自己的需求,才能做一個勇敢、有誠信的人。
- 練習「拿取」和「接受」滿足自己的需求,才能用滿滿的愛「乾淨的給予」。
- 重視和說出自己的界線才能保護自己,並且接受和給予人間的享樂和滋養。
歡迎已經上過課的人來複訓,因為每堂課根據參加的學員都會有些不同。
學員分享
「當我不敢拒絕你,我不夠真實,也開始破壞我們的關係。「共識之論」一張圖,四個區域,讓溝通變得輕鬆簡單。我有表達需求的義務,對方有允許/拒絕的義務。當一方敢要,另一方敢拒絕,就會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。」
- Amie
「抱樹感受自然,與一群陌生的學員建立信任並願意敞開聆聽自己內心的感受,學習與自己、與他人建立共識。當我們能夠保持中正,不落入自己人性的黑暗面 我們可以與自己也與周遭的人都相處的很和諧舒服。」
- Joshua
「我在共識之輪的課程最大的收穫是:開始能夠面對自己的真實並且練習表達我要/我不要,重新拿回屬於自己的力量、尊重自己的真實、需要以及界線,為自己負起快樂的責任,我感覺課程中的練習培養一股新的力量在我的身體裡生成,陪伴我開始新的人生旅程,原來能夠讓自己快樂是這麼開心的一件事!」
- 盈如
相關專業執照
- 2019, 美國共識之輪創辦者 Betty Martin一年師資培訓